服务电话

021-6293 2519

首页 > 干部培训

兵团向南发展干部培训

发布时间:2023-02-28                       资料来源:老师                       点击次数:

兵团向南发展干部培训

兵团向南发展的主要途径:

1、持之以恒推进兵团深化改革,继续在事关根本、基础、长远的问题上发力,提高发展活力,提升行政效能,以关键环节突破带动改革整体推进。

2、继续加大对兵团向南发展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兵团优良传统和体制优势,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开发南疆、建设南疆、稳定南疆的热情,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3、聚人的根本是产业,产业的关键是招商,将园区作为招商引资、集聚产业的主阵地。

扩展资料:

1、要强化措施,聚焦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抓好设市建镇工作。紧紧围绕更好履行“三大功能”、发挥“四大作用”,紧扣兵团向南发展战略,科学合理规划兵团城镇布局,优化兵团战略布局,推动形成以城市为依托、城镇为支点、与周边城镇优势互补、适应维稳戍边战略需要的城镇发展格局。

2、要坚持以新发展理念统领兵团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努力做到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精细化管理。要突出规划引领,立足实际、着眼长远,同步做好城镇空间规划、产业规划和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加快推进产城融合,努力实现布局科学合理、经济繁荣发展、社会事业功能配套完善。

参考资料:人民网-推进兵团深化改革和向南发展

兵团向南发展有着怎样的重大意义,如何大力推进的发言材料

由于历史原因,兵团在发展中形成了“北重南轻”的格局,再加上受自然条件较差、生态环境脆弱等因素制约,兵团南疆师团的基础设施条件薄弱,工业化水平低,经济总量占兵团经济比重低,实力相对较弱。在这样的双重背景下,兵团向南发展,既是当务之急,更是战略之举。 兵团向南发展是党中央确定的战略方针,也是兵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推进兵团向南发展不仅是兵团南疆师团的任务,也是全兵团共同的重大政治任务。在兵团向南发展上要牢固树立没有无关地区、无关单位、无关人的思想,认真分解工作任务,排出时间表,落实责任人,明确任务书,举全兵团之力,集全兵团之智全力推进落实。

我们相信,随着各级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南疆师团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随着北疆师团参与程度的加深、援疆省市和中央企业支持力度的加大,随着各项体制、机制、平台的完善,南疆师团发展的内生动力将更加强劲、外在活力将更加迸发。

扩展资料:

整个新疆大棋局中,南疆问题集中、困难突出,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脱贫攻坚任务重,是新疆工作的重点难点,是反恐维稳的主战场。而由于历史原因,兵团在发展中形成了“北重南轻”的格局,再加上受自然条件较差、生态环境脆弱等因素制约,兵团南疆师团的基础设施条件薄弱,工业化水平低,经济总量占兵团经济比重低,实力相对较弱。

兵团向南发展的目的更好的履行什么大功能发挥什么大作用哲理完成八项重点任务?

整个新疆大棋局中,南疆问题集中、困难突出,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脱贫攻坚任务重,是新疆工作的重点难点,是反恐维稳的主战场。而由于历史原因,兵团在发展中形成了“北重南轻”的格局,再加上受自然条件较差、生态环境脆弱等因素制约,兵团南疆师团的基础设施条件薄弱,工业化水平低,经济总量占兵团经济比重低,实力相对较弱。在这样的双重背景下,兵团向南发展,既是当务之急,更是战略之举。
兵团向南发展是党中央确定的战略方针,也是兵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要站在落实党中央治疆方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快兵团向南发展的重大意义,把兵团向南发展的责任时刻装在心上、抓在手上、扛在肩上,充分发挥组织化集团化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切实在兵团向南发展上取得新突破,让南疆出现更有利于长治久安的结构性变化。
推进兵团向南发展,从宏观战略层面讲,要加强顶层设计,注重完善战略布局,坚持以大力发展经济、优化人口资源、壮大人口规模为根本导向,以新型工业化为先导,以新型城镇化为载体,统筹好产业布局、人口分布、城镇化格局,让兵团成为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示范传播的重要载体,成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广阔平台,成为维护稳定、反对分裂的坚固阵地,促进南疆发展,造福各族群众;从具体的方法论层面讲,要创新发展思路,立足南疆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产业特点,克服单纯依靠水土资源开发的路子,坚持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把生态文明理念、生态卫士职责贯穿始终,以产业发展带动人口集聚为主线,发展壮大产业,促进人口集聚。
推进兵团向南发展不仅是兵团南疆师团的任务,也是全兵团共同的重大政治任务。在兵团向南发展上要牢固树立没有无关地区、无关单位、无关人的思想,认真分解工作任务,排出时间表,落实责任人,明确任务书,举全兵团之力,集全兵团之智全力推进落实。我们相信,随着各级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南疆师团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随着北疆师团参与程度的加深、援疆省市和中央企业支持力度的加大,随着各项体制、机制、平台的完善,南疆师团发展的内生动力将更加强劲、外在活力将更加迸发。
推进兵团向南发展,不可避免要“爬雪山”“过草地”,什么时候都不要想象可以敲锣打鼓、轻轻松松地抵达“目的地”。但我们只要强化使命担当,迎难而上、激流勇进,集中资源、发挥优势,就一定能描绘出兵团向南发展的壮丽图景!

兵团向南发展有着怎样的重大意义

把兵团向南发展的责任时刻装在心上、抓在手上、扛在肩上,充分发挥组织化集团化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切实在兵团向南发展上取得新突破,让南疆出现更有利于长治久安的结构性变化。

推进兵团向南发展,从宏观战略层面讲,要加强顶层设计,注重完善战略布局,坚持以大力发展经济、优化人口资源、壮大人口规模为根本导向。

以新型工业化为先导,以新型城镇化为载体,统筹好产业布局、人口分布、城镇化格局,让兵团成为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示范传播的重要载体,成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广阔平台,成为维护稳定、反对分裂的坚固阵地,促进南疆发展,造福各族群众。

扩展资料: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发展

生产建设兵团(简称新疆兵团、兵团),是新疆解放初期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兵团二、六两军四个师、第二十二兵团和五军(民族军)一部,根据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的命令,集体转业组建而成的。经过40多年来的建设,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拥有职工百万余人,总人口220余万人。

除十个农建师,还有一个建筑工程师(简称建工师),三个农业管理局。

现有农场、牧场、林场、渔场共172个;耕地面积9.3万多公顷;各农建师沿着塔里木河、孔雀河、乌鲁木齐河、玛纳斯河、乌伦古河、中苏界河等数十条河流,修建起大小水库105座,开掘头渠以上渠道4470多条,总长度达5.22万多公里。

实有造林面积12万余公顷。生产建设兵团的宏伟规模和巨大成绩,是中国共产党实行屯垦戍边政策的伟大胜利。

现在的兵团分布的地方比较广阔,比如黑龙江垦区就有一个十一团,属于二师,十一团又分为三十九个连,每个连又分为4个排,虽然看起来很像部队,但是现在人们都以种田为主。每个连有连长,有排长,当然团里也就有团长。

名字虽然这么叫但并非部队。是特殊年代留下来的特殊体质及特殊区域的特殊群体。为共和国甘于奉献,敢于牺牲,创造出了特有的北大荒精神以及北大荒文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贡献力量。

其中一四二团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最大的一个团,号称“天下第一团”。 一四二团场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依山傍水、土地辽阔、交通便利,具有很好的地域优势。全团占地面积105.2万亩,现有耕地面积35万亩。

辖区人口3.2万人,职工4860人,离退休人员6780人,中小学生4950人。现有农业连队30个,行政及企事业单位27个。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孙金龙:加快推进实施兵团向南发展战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兵团

如何发挥兵团的组织优势和动员能力,强化维稳戍边的看家本领

兵团和地方的关系,激发兵团发展活力、支持兵团深化改革。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兵团改革的部署要求、支持兵团发展壮大。支持兵团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团结联创、资源共享,辐射带动南疆发展、促进南疆稳定充分发挥兵团的特殊作用

一、推进兵地融合发展。健全兵地战略规划实施协调和重大问题协商机制,推动形成边疆同守。
五、优势互补、文化交融、新型工业化、支持兵团南疆现有师团发展,壮大南疆兵团实力。
四。支持兵团师团设市建镇、完善师市合一体制、共同繁荣的生动局面。
六、支持兵团向南发展。支持兵团完善发展布局,创新完善兵团党政军企合一的体制机制,科学处理屯垦和维稳戍边、特殊管理体制和市场机制,以城镇化为载体、组织领导,定期研究事关兵团工作的重大问题。
二、加强兵团维稳戍边能力建设,支持兵团推进城镇化,支持兵团优化人口资源、促进人口聚集、加强对兵团工作的领导。加强对兵团方针政策的领导和党的政治、思想、农业现代化。
三、应对及时、处置有力的维稳处突机制,支持兵团在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中承担更大责任、发挥更大作用。建立兵地一体、上下联动

三个第一六个排头兵具体内容是什么

三个第一六个排头兵具体内容是什么?答:要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扭住发展关键、突出工作重点,做到能力第一、担当第一、贡献第一,争当各项工作的排头兵,全力谱写新时代师市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一要在提升看家本领上再立新功,精心推进一流民兵队伍建设,争当忠诚履行新时代维稳戍边职责使命的排头兵。二要在优化力量布局上再立新功,全面提升中心城市品质,争当兵团向南发展的排头兵。三要在不断壮大师市综合实力上再立新功,聚焦城市经济、园区经济、团镇经济、连队经济、庭院经济,争当紧贴民生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四要在激发发展活力动力上再立新功,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巩固深化团场改革,进一步承接使用好“政”的职能,争当兵团深化改革的排头兵。五要在深化融合程度上再立新功,打造新时代兵地融合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争当兵地融合发展的排头兵。六要在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上再立新功,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争当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

如何加快兵团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

 一、兵团人才发展环境建设的成效及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的作用

  (一)兵团人才发展环境建设的成效

  近年来,兵团组织部门从完善机制、优化结构、提高素质、改善环境等方面入手,积极推进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兵团人才队伍总量有所增加,结构有所改善,整体素质有所提高。截至2007年底,兵团国有单位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14.4万人。兵团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兵团管理的专家357人,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283人。兵团已基本遏止了人才外流较为严重的局面,实现了进出大体平衡,进略大于出,且逐年加大,兵团人才队伍学历结构整体上有了进一步的改善。

  (二)兵团人才发展环境建设的经验

  第一,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进一步改善了兵团人才发展的政治环境,营造了科学和谐的人才发展环境。第二,通过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使兵团人才工作的体制环境得到不断改善,营造了人才发展的公平竞争环境。第三,兵团经济社会发展,使兵团人才发展的经济社会环境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营造了有利于发展的人才开发和人才市场环境。第四,完善了人才发展的政策环境。通过强化人才政策的落实,营造了兵团人才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第五,完善了兵团人才发展的服务体系,营造了可持续的人才服务环境。第六,强化人才为本意识,通过落实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营造了人才发展的人文环境。

  (三)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对人才成长及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1.优化兵团人才发展环境是人才成长的基础

  从人才发展环境与人才成长的关系看,人才发展环境是人才成长的基础。首先,环境是社会个体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环境为个体存在和历史的发展提供了现实条件;其次,环境影响个体的思想。环境是个体思想反映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环境推动个体思想的变化;最后,环境制约个体的实践活动。

  2.优化兵团人才发展环境对完成兵团发展战略目标的作用

  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是人才强兵团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保障。随着“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得到更加广泛的认识,随着创新型国家建设战略和人才强兵团战略不断推向纵深,为人才的成长和充分发挥作用创造更好的环境,正在成为兵团各级党委及企事业单位的共识,成为兵团改善综合发展环境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

  二、兵团人才发展环境中存在的问题

  (一)兵团人才发展环境面临的挑战

  首先,来自国内的挑战。经济发达地区凭借自己的经济优势和科研优势,采取高薪聘用、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人才。兵团自然条件及经济发展水平远不及内地,在发达地区享受人才流入收益时,兵团面临的则是人才大量流失以及巨大的经济损失。

  其次,来自兵团自身的挑战。兵团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技术层次相对较低,新型工业化发展刚刚起步,经济发展不平衡。兵团经济总量要想保持年均12%的快速增长,到2020年建成更加宽裕的小康社会,兵团要加快推进兵团社会事业进步,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新型团场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等,对兵团人才引进、培养、使用与优化结构也带来巨大的挑战。

  (二)兵团人事人才工作存在的问题

  1.“党管人才”的实现形式还没有很好解决

  第一,“党管人才”与人才分类管理的制度差距很大。“党管人才”与各行各业人才成长规律、与人才市场基础性配置、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关系还没有完全理顺,组织部门与人事部门之间、人事与劳动部门之间,以及各个行业部门之间还不顺。第二,管理体系缺乏有不同特点的行业部门人才绩效考评支撑。各级各部门各行业还没有建立科学的考评体系,还没有将考评结果与人才的业绩能力及晋升、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挂起钩来,不利于人才工作落到实处。

  2.兵团人才政策缺乏自身特色

  一是缺乏结合兵团自身特点制定的人才政策。兵团在物质、文化、学术环境方面都有很大劣势,边远垦区自然条件更加恶劣,兵团“党政军企”体制十分特殊,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采取相同的政策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兵团的政策就显得缺乏竞争力;二是缺乏结合兵团人才需求特点制定的人才政策。对人才而言,尤其是高层次人才,能对他们产生有效吸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他们不仅考虑自己的工作岗位、工资收入、职称等待遇问题,也考虑工作人文环境、个人学术的发展空间,子女的成长空间等其他多种因素,他们所作的选择往往是综合考量这些因素后的结果。但如果兵团所制定的人才政策与内地其他省市趋同,在这种情况下,政策优惠的吸引力日益降低,地区环境自身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这种趋势显然会给兵团带来更大的人才压力。

  3.兵团人才市场化配置程度低

  兵团人才市场发育比较迟缓,行政分割更为典型。一是人才市场区域分割。兵团各垦区人才市场各自为政,未形成统一的资源共享的人才大市场。人才集中在大城市、腹心师局,边远垦区人才紧缺的现象难以解决;二是人才市场部门分割。兵团组织、人事、劳动、教育等部门都有各自对人才服务的机构,如人才市场归组织部,高技能人才服务、职业介绍归劳动局,团场实用人才管理归人事局。导致人才统计与培训工作存在交叉统计和重复培训问题。

  4.兵团人才统计基础薄弱

  2005年全国人才资源统计指标体系就已开始实施。统计范围覆盖全社会各类别、各层次的人才。统计对象分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及事业单位管理人才、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等5个类别。兵团在人才认定及统计标准上主要沿用的还是“学历、职称”型的认定标准,能力和业绩尚未很好体现在人才认定标准中,这种标准使兵团在人才统计过程中,只有三支队伍的统计数据,缺乏对高技能人才和团场实用人才的统计。即使已有的统计,也因为高技能人才和团场使用人才分属不同部门管理,存在着重复统计的问题。

  (三)兵团人才发展的产业环境存在的问题

  兵团产业结构层次低,影响资源的配置效果,特别是人才资源的配置效果。第一,从全国、自治区、兵团产业结构看,全国11.7:49.2:39.1;自治区18:46.4:35.6;兵团37:29:34。兵团产业环境尚不具备多元化的人才结构的优化模式的形成。第二,从兵团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构成看,兵团工业单位中各类人才占兵团各类人才的6.67%。人才结构上的不合理与兵团产业环境上的不协调是紧密联系的。第三,从兵团工业单位人才的学科分布看,2007年兵团工业单位有各类学科人才占比尚不足三分之一,这种状况与兵团产业环境的影响有很大关系。兵团产业结构的不协调,已经成为兵团经济结构转型和调整的重要制约因素。

  (四)兵团人才发展的人文环境存在的问题

  第一,兵团人才的职业文化中“官本位”情节很重,而且整个社会还在用“官位”作为评价人才事业有成的标准。第二,舆论宣传的导向作用需要进一步加强。如何把兵团的核心价值观思想、人才强兵团战略和建设创新文化贯彻落实到各个层面,需要通过科学的理论总结和广泛的媒体宣传。第三,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不足。如完善现代行政管理体制,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优化所有制结构和产权机制,创新领导方法,尊重个性差异等方面,都存在不利于人才成长的环境因素。第四,领导者的领导方法,水平不高,往往挫伤人才的积极性。

  (五)兵团人才开发环境存在的问题

  1.人才开发投入方面

  第一,兵团在人才开发方面资金缺乏。由于没有财政,兵团建立人才工作专项资金存在一定的困难。第二,社会参与人才开发投入不足,对企业设立人才开发资金,或企业捐款人才开发基金等,兵团没有出台相关的政策。第三,在人才资助和投入方面,受经济发展的制约,人才资金投入总量不足,以兵团投入为导向、用人单位投入为主体、社会资助为补充的人才投入机制需进一步完善。

  2.人才引进方面

  第一,各师引进人才的政策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不分行业、岗位、层次的需要,有“唯学历、唯职称、唯资历、唯身份”的倾向。第二,由于兵团人才流失导致人才供需不平衡,出现引进人才“饥不择食”的突击性和盲目性。未考虑本区域状况和自身经济发展条件的限制因素,配套政策和服务不到位,出现高引进高流失现象。第三,引进人才的质量尚需提高。特别是高层次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较少,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领军人物、行业带头人比较缺乏。第四,人才引进的布局不合理。一是在产业结构上,过多地引进一产需要的人才,致使兵团二、三产领域的人才缺口很大;二是在空间结构上,引进的人才多分布在一类、二类城市所在的师,南疆各师、边境团场相对较少;三是在行业结构上,引进人才多分布在机关、事业单位,化工、金属、矿产等,新型行业相对较少。

  3.人才选拔使用方面

  第一,人才选拔制度不健全。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制度尚未真正建立起来,推荐、考试、考察、测试、公示、竞聘、监督等程序还不够完备。第二,缺乏有效的人才竞争机制。兵团一些用人单位缺乏人事自主权,上级任命制还是主要的方式。第三,对干部任前考察的内容流于形式。在考察内容上,德、能、勤、绩、廉还停留在评语式的定性考核。第四,从人才选拔使用导向上讲的是“四个不唯”,但做的还是过分地强调学历、职称、资历。第五,没有科学化地使用人才。兵团一些高端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承担了过多的社会工作,无法集中精力于科研。第六,兵团的晋升环境面临着:一是兵团没有人大,没有政协,也没有更多的政府部门,部门少,岗位少,晋升通道不足;二是职称晋升比例过死,不能根据各单位情况灵活设置。兵团现行的职称晋升比例都是统一制定,给人才发展带来限制;三是岗位晋升机会少;四是晋升机会上的保障政策不到位,人才在晋升的条件、标准、程序上不能获得公开的政策信息,缺少努力的预期和信心。

  4.人才培养方面

  第一,兵团一直以来很注重人才的培养。但培训结构不合理,针对性不强,培训渠道比较窄。第二,兵团因为经济发展水平赶不上国内其他省市,对人才的培训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培训多数只能在单一的学科,行业内进行。第三,培训与能力要求结合不紧密。人才培训泛化和形式化倾向严重,没有相应的能力指标和执行标准。专业培训也缺乏基本的考核。同时培训随意性、盲目性较强,往往是为培训而培训。第四,培训与实际需要脱节。人才分为应用性人才和基础理论性人才,兵团拥有的学校对人才的培养偏重理论教育,专业技术教育还比较落后,未与兵团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相衔接,导致兵团长期缺乏高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5.人才分配激励方面

  第一,分配政策所限。兵团虽然在人才开发的激励机制方面也出台了相应的人才资本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政策法规,但仅仅是从人才理论的角度出发,而且量化评估难度较大,对人才资本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政策法规也无法配套,无法突破现行分配制度的限制。第二,在现行的公务员阳光工资中,只兼顾了公平,没有兼顾效率,这样的制度安排不仅不利于公务员的成长和优胜劣汰,激励机制也没有发挥相应的作用。第三,精神激励不够。金钱是短期有效而长期无效的激励方法,精神的奖励往往更能激励人。兵团所制定相关政策报酬激励与精神激励都比较欠缺,无法满足人才的高层次需求。

  6.人才流动方面

  第一,从人才内部流动来讲,缺少“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机制,轮岗、挂职、换岗、竞聘等制度不完善。第二,随着人才跨地区跨行业流动规模的扩大,户口、保险、档案等新老问题仍在困扰着流动人员。由于不同地区、不同性质部门的社会保险基本保障水平不同,致使人才异地流动办理保险转移接续手续时遇到许多麻烦。第三,由于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单位的性质不同,管理体制不同,兵团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的三支队伍之间人才流动、交流还比较困难。尤其是公务员津贴到位后,企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落后,三支队伍之间的流动就更加困难。

  7.人才评价方面

  第一,现行的人才评价标准,过分看重论文和成果数量,不重视应用性和创新性,致使人才避开应用性、原创性强的工作,选择短平快的项目。第二,评价偏重定性分析,年终考核,德、能、勤、绩都缺少定量分析,评价方式千篇一律,评价中缺乏不同行业、不通岗位特点的评价方法。如“三支队伍”中,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这三类人员职业、职位能力素质要求不同,但是都用党政人才评价模式来进行评价。第三,兵团对人才素质的评价,缺乏一个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机构。

  三、制定兵团人才发展环境的对策措施

  (一)坚持和落实“党管人才”原则,发挥兵团党委组织部门的牵头抓总作用

  一要进一步明确兵团各级组织部门“党管人才”的工作职能。牵头抓好政策、制度、战略规划的调研、制定和贯彻落实;二要进一步强化兵团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的运行机制。强化兵团党委第一把手和组织部长抓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机制;三要进一步提升兵团组织部门人才工作队伍的“牵头抓总”能力;四要进一步完善兵团人才工作责任考核机制。明确人才工作责任目标,构建量化考核体系。

  (二)创新兵团人事制度管理机制

  1.创新党政机关公务员管理机制

  (1)严把兵师公务员“进口”,畅通“出口”。首先,坚持“凡进必考”、“上岗必考”制度。2008年国家人事部把招录具有基层实践经验人员的比例提高到70%以上,最后达到90%以上。兵团一级招录公务员可考虑招录具有2
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的比例不要低于1/3,以后逐年提高。兵团各边远师在招公务员时应考虑自身的地域环境与受教育群体的学历状况,取消学历类别限制,不区分全日制学历和非全日制学历,应允许自考、电大、夜大、函授等国家承认学历的非全日制学历文凭获得者报考公务员;其次,大力推行竞争上岗、岗位交流制度,管好兵师公务员职务晋升的关口,从制度上保证选人用人的正确导向;最后,应探索和研究不合格公务员的清退的具体实施办法,在畅通公务员“出口”上要做一定的努力。

  (2)完善公务员考试制度,实行科学分类考试。第一,实行“一卷异题”考试,即在一次考试中,要根据应试者的不同特点,按照岗位的要求,设计不同的考试内容。对社会各类人员,应侧重考其实际应用能力,对应届大学毕业生,侧重考其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实行“人岗结合”。第二,根据《公务员法》的要求,探索建立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三类人员的分类考试制度,对不同类型人员采取不同试卷,录用不同职位。对综合管理类公务员,考试内容应偏重管理的能力素质方面;对专业技术类公务员,考试内容侧重专业技术方面;对行政执法类公务员,考试内容偏重政策法规方面。

  (3)加强公务员管理制度建设。首先,应制定兵团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工作经常化和制度化的规定,尤其是抓好兵团个别部门重点和热点岗位领导干部的交流,对于兵师一些要害部门的领导任职满5年的,应考虑交流或换岗。可在兵师同级各部门交流,也可兵师上下交流,师与师之间互换岗交流,或兵地交流。加大纵向与横向的交流力度;其次,不断创新绩效评估制度。根据不同的职级,制定详细的兵团各级公务员职位分类体系,明确各级公务员的岗位职责,知识能力规范和绩效考核标准,对工作量和质量设计量化指标。对工资标准、职务升降、奖惩等方面设计岗位分类分级相应的对照参数;最后,实行严格考核,按业绩晋升。依据不同工作的不同要求定期考核公务员。并按考核结果的等级高低决定晋升与否。

  2.建立符合兵团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特点的职称评聘管理制度

  一是要破除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和人才单位所用制,解决“职称与职责分离,但又与待遇挂钩、人才难以流动”等原有职称评定制度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破终身制为合同制;二是对于兵团边远师、条件艰苦、工作业绩突出的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晋升时应考虑减少论文和专著的数量;三是视兵师事业单位具体情况放宽职称职数比例。对兵团级科研院校、各师局高级中学应放宽专业技术职称职数比例,由单位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自主确定专业技术职务的结构比例;四是为规范专业技术岗位管理,逐步建立“个人申报、社会评审、单位聘用、行政调控”的职称工作模式;五是兵团属国家规定的艰苦、边远地区,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公务员和专业技术人才,可考虑提前定级晋升职称,并按规定提高工资标准。

  3.健全企业经营人才管理机制

  一是建立合理的兵团企业经营者选拔任用机制。完善企业经营者职业利益风险机制,使企业经营者的经济收入、社会声誉、职业生涯等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紧密相关。

  二是延长兵团农牧团场团长政委的任职年限。基于兵团的特殊体制,团场领导承担着双重角色,而目前团长、政委队伍流动过于频繁,急于出政绩的心态,促使他们更热衷于“短平快”项目。为了推动其行为长期化,可以考虑以项目完成的期限为一个任期,或采用10年制任期模式。

  4.建立新的人才认定及统计指标体系

  发达国家对人才的认定标准一般有三个要素:一是知识,即受教育程度;二是能力(经历);三是业绩。兵团应该在人才认定及统计方面,一是打破原有的“学历+职称”型的单一人才认定及统计标准,建立以知识、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多元人才认定及统计标准;二是制定新的统计方法。兵团组织部门与人事部门、统计部门、劳动部门合作,对全兵团各类人才实行分类统计,建立兵团人才资源库;三是扩大兵团现有人才统计范围,不仅要统计有“户籍”的,也要统计“柔性流动”的,不仅要统计有学历、职称的,也要统计无学历、职称,但有技能的人才。做好兵团高技能人才与团场实用人才的统计工作,逐渐将兵团非公经济领域的人才纳入统计范围。

  (三)完善人才发展环境政策

  1.完善人才宏观管理政策

  根据兵团人才的总量、结构、地域及行业分布状况,结合兵团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需要,一是完善兵团人才宏观管理政策。兵团及师局因经济发展水平不等,人才队伍分布不均,构成复杂,因此要制定符合兵团实际的政策;二是对兵团人才实行分类管理。根据兵团各类人才的行业、职业特点,对不同领域的人才,采取不同的方法,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培养方式、激励措施和管理方法;三是制定开放的人才管理政策。兵团要打破行业之间、部门之间、兵地之间、师师之间和所有制之间等各类人才壁垒,来制定兵团人才管理政策。

  2.完善人才培养政策

  一要研究兵团人才培养中的短板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人才培养规划,突出培养重点,抓好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二要以能力建设为核心,注重对人才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三要转变培养方式,建立人才与产业互动的机制,推动产学研结合,实现由知识型、书本型培养向应用型、实用型培养转变。专业设置方面应以兵团经济结构调整及社会需求为导向;四要拓宽培养渠道,建立多种形式的合作培养机制,实现由一元化、自主化培养向多元化、社会化培养转变。

  3.完善人才选拔使用政策

  人才使用方面:兵团应把着眼点放在如何用好、用足、稳定兵团现有人才上,制定全新的人才使用政策。建立统一规范的人才管理信息系统和绩效评价系统,为人才选拔使用提供依据。

  人才选拔方面:兵团应建立有效的个人晋升机制,应将行政职级与技能职级分开,实行双轨晋升。一是职称晋升制度要创新。要以人才的实际能力是否与职称相称为标准,而不要过于苛求学历、学位、任现职称时间以及论文篇数的多少;二是行政职务晋升制度要创新。当拔尖人才需要某种专业职务搞科研干事业时,有关用人单位完全应该大开“绿灯”,创造条件。

  4.完善人才引进政策

  (1)采取定向引进。一是重点引进兵团急需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二是注意引进最佳年龄段的人才。重点定向引进那些正处于创造力旺盛期的优秀青年人才(25-45岁);三是改变以往兵团组织招聘团去招聘的方式,实行带项目、带岗位、带薪酬的定向引进方式。

  (2)引才与引智并举。根据兵团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特色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围绕农业三大基地和工业六大产业建设,创新引才机制。积极引进主导产业、重大工程项目及重点行业紧缺专业人才、特殊专业人才。开拓国际市场所需的精通外语、掌握专业、熟悉外贸的复合型人才。维护市场秩序所需要的法律、金融保险、风险评估与管理、财务监控、城市规划与设计等专业人才。

  (3)“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根据兵团各垦区、各行业性质、岗位特点以及未来发展空间,兵团在引进人才方面应仔细思考引人的本质目的,引进的人才既要有理论知识,又要有实践经验,尤其是边远师更要注重实用。

  (四)培育良好人才成长的人文环境
  “领导者本身就是环境”,领导者的品质、领导方法和领导要求都直接影响着人才的成长和积极性的发挥。领导者在品质上应正直坦荡,清正廉洁,勤奋敬业,发挥示范带头作用。领导者在素质上应精通业务,有较强的依法行政和民主意识,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创新应变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有正确的选人用人的能力。领导者在领导方法和艺术上应具有独特的个人魅力,提高领导方法和艺术是人才发展环境重要的一个方面。

  (五)完善兵团人才市场体制与机制创新,建立兵团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

  一是在完善兵师团三级人才市场体系建设的基础上,以兵团为一个大区域,建立兵团人才市场一体化管理模式;二是按“管办分离、政事分离、政企分离”的原则,推进兵团人才市场机构改革。把人才市场从行政人事系统中分离出来,按照企业化经营的事业单位管理模式运作人才市场;三是要尝试推进兵团人才市场、兵团劳动力市场、大学生安置办、兵团高技能人才中心、兵团职业介绍服务中心、兵团人才培训中心等涉及人才服务及管理的部门的有效整合,建立兵团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

  (六)加大兵团人才开发投入

  针对兵团在人才开发方面资金十分缺乏的问题,兵团应争取国家拿一部分,兵团自筹一部分的办法,建立兵团人才开发专项资金,国家给予部分资金支持,兵团予以配套,形成以国家、兵师、用人单位、社会和个人多元化人才开发投入机制。兵、师、团及企事业单位要逐年增加人才开发专项资金的预算。兵师各用人单位都要设立人才开发专项资金,专项用于本级人才的培养、引进和奖励等。资金随着经济的增长每年有所增加。

  (七)创新人才发展机制

  1.创新人才考核评价机制

  针对兵团不同行业特点,不同职位和职业的要求,兵团应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科学的社会化的人才评价机制。一是建立以业绩为依据,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各类人才评价体系;二是丰富和发展人才评价方式,探索考试、评审、考核、直接聘任等多种人才评价手段,应用现代人才测评技术,发挥社会化的人才评价机构作用;三是强调评价工作的专业化。严格评审标准,创新评审模式,规范评审程序,实行评审公示制,建立考试、评审专业技术责任追究制度;四是大胆引进发达地区人才评价的先进理论与技术,实行定性评价逐步向定量评价转变,实现两者有机结合,突出单位评价主体作用。

  2.创新人才分配激励机制

  一是应考虑兵团所处的地域环境以及人才发展的市场环境和人才引进的制约,建立起比内地发达省区更科学更优惠的人力资本定价系统和市场化的薪酬制度。

  二是形成合理的工资收入关系。兼顾效率与公平,妥善处理好兵团各垦区之间、行业之间、不同性质单位之间各类人员的工资关系,尤其要处理好机关与事业单位工资差距拉大的问题,谨防兵团人才加速流失。

  三是不断加大对兵团特殊岗位和高层次人才的激励力度,对高层次人才和特殊人才的工资收入在一定时期给予特殊政策。

  四是完善奖励、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首先应制定比内地更优惠的特殊政策,在人才环境建设上应该设立一个“特区”,通过优厚的福利,宽敞的住房来稳住人才,高职务的聘任、高职称的评定、重大贡献的重奖来激励人才。

  五是积极探索和实施要素参与分配的模式。第一,改革和完善现行分配制度,鼓励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第二,对人才实行价值链管理,即“价值创造,价值评价、价值分配”。建立一套科学、客观、公正的党政干部、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资源价值评价体系,运用管理贡献评价方法,对人才的价值贡献进行计量分析。在价值分配方面,探索多元分配方式。

  3.创新人才流动机制

 

兵团向南发展要以新型工业化为先导以什么为载体

新型工业化道路也是一条对传统工业化予以扬弃的道路,即对传统工业化批判与继承相统一的道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工业化步伐虽然突飞猛进,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的高度工业化水平相比,差距是非常大的。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就是采取跨越式发展的思路,实现工业化目标。这不仅是我们实现工业化的捷径,也是必由之路。和传统工业化相比,我国的新型工业化有如下一些新的特征:(1)开放性。紧跟世界发展潮流,充分抓住经济全球化、新技术革命带来的发展机遇,迎接挑战,积极参与世界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以实现工业化的快速、高效推进。(2)跨越性。在工业化中引入信息化,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的互动,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本质及精髓。在工业化进程中引入信息化,不仅大大丰富了工业化的内容,而且势必改变传统经济的商业模式,推动业务流程重组、生产要素重组,进而推动传统经济的转型,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工业化的性质。这也是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抓住后起发展的机会,充分发挥后发优势的战略思想的具体体现。(3)整体性。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部署下提出的,不是哪一方面的单兵突进,而是全方位、立体化、协同性推进,以避免产生新的结构失衡,保持经济实现一个长达20年左右的持续快速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新型工业化道路是融工业化、信息化、农业产业化和知识经济为一体的发展道路,是追求科技创新、农村城市化、高速增长、充分就业、劳动和要素生产率大幅度提高的全面发展途径,也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核心所在。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我们必须把工业发展和农业、服务业的发展协调统一起来,使工业化同时成为农业现代化和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把速度同质量、效益、结构等有机地结合和统一起来,使我国工业真正具有强大的竞争优势;把工业生产能力的提高和消费需求能力的提高协调统一起来,把工业增长建立在消费需求不断扩大的基础上;把技术进步、提高效率同实现充分就业协调统一起来,使的人能够分享工业化的成果和利益,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把当前发展和未来可持续发展衔接统一起来,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使工业化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结合起来,走文明发展之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4)特色性。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充分考虑到我国人口数量大、人均资源不足、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的矛盾突出的基本国情的基础上,提出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我国新世纪将要走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区别于传统工业化道路,具有鲜明特色的工业化道路,是反映时代特征,符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人类社会自18世纪30年代开始至今的工业化历史已270多年,但到目前为止,全球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和地区仅27个,人口合计9.265亿人,占全球人口15.3%。我国基本实现工业化时人口将达到14亿,超过已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和地区的人口总量。中国基本实现工业化,是一件对世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大事。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顺利推进,将给占世界人口80%以上的尚未实现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一条可供借鉴的工业化新模式。

兵团司令部南迁啊拉尔市有具体时间吗

没有具体时间的。

认真贯彻落实兵团向南发展规划纲要,聚焦“棋眼”,各类民生项目优先倾向南疆,在职工群众的住房、养老、就业、增收、文化等薄弱环节持续发力,有效补齐南疆民生短板,夯实基层基础。

坚持发展是兵团壮大综合实力、实现拴心留人、发挥特殊作用、履行职责使命的关键,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体职工群众。按照党中央的总体部署,全面推进深化改革,不断释放改革红利,促进民生改善,增强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扩展资料:

兵团司令部南迁的相关要求规定:

1、扎实推进《兵团向南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各类民生项目安排优先向南疆倾斜,推进南疆师团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2、持续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切实推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强化南疆师团教育保障,努力提升教育保障水平,实施中小学营养改善行动。

3、实施婚育新风、妇女儿童法律知识大宣传行动等活动,引导少数民族群众观念转变;开展南疆妇女儿童维权保护行动;发挥兵团科技、文化等优势,加快推进兵地融合发展。

参考资料来源:第五师双河市-中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委员会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关于印发《兵团党委 兵团2018年贯彻新发展理念 开启新时代惠民工程建设方案》的通知

加快兵团向南发展,是全兵团的共同任务没有

兵团精神王崇久、黄宏主编的,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出版的弘扬革命精神系列丛书。
内容简介
兵团精神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形成的种种革命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构筑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为此,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与全军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组织编写了《兵团精神》一书。该书共七章,主要内容包括屯垦戍边育精神;把剑扶犁卫国安;献了青春献终身;戈壁惊开新世纪;与时俱进写风流;求实探微益深远等。

干部培训方案定制

姓名:
单位名称:
联系电话:
E-mail:
咨询主题:
咨询内容: